食品工業是國內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如今食品加工技術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行業智能化進程不斷加快。其中,機械手在食品工業中不斷得到應用。作為一類早期機器人,它能代替人進行一部分繁重、重復性高的勞動,極大地推動了食品生產的智能化進程。
如今,食品工業對機械手的需求越來越大。機械手是一種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作為傳統的食品生產企業,使用機械手改變生產方式是減輕企業對用工的依賴性,降低生產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面對機械手需求市場誘人的“大蛋糕”,國內不少資本都開始行動,機械手企業、機器人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積極投身這場“掘金戰”中。目前,食品行業中機械手應用數量較多,技術較為成熟的主要是包裝環節。包裝環節的機械手能在產線上進行打包、搬運、裝卸、碼垛等工作。
在食品的包裝環節,可能要面臨異常的溫度、水份、濕度、灰塵以及清潔劑等環境。在這種環境下,靠人力實現包裝顯然效率過低。在特殊環境中,普通包裝設備的速度與精度也可能滿足不了該生產線需求。而機械手能在特殊環境中保持高速度、高精度的運作模式,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同時,升降機械手在食品生產環節中也逐漸得到應用。對于食品加工業來說,由于需要處理不同重量的負載,自動重量檢測和平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升降機械手內裝置了自動重量檢測裝置,能對抓取物品的重量進行自動檢測,多功能化的設計讓生產過程得以簡化。并且,內部的平衡裝置也讓其運作過程更加穩定。
除此之外,各類在食品行業中能夠得到應用的機械手正在不斷被研發中。英國某大型超市聯合研究院研發的機械手末端采用了類似人手的設計,在它的”手指“上,研發團隊研究了一種能抓取軟質物體的機器模塊,通過空氣壓力來控制機器人手指的運動。所以,機械手的手部壓力和形狀都可以根據各種形狀的物體進行調節,抓取雞蛋這些易碎物品也不在話下。
可以看出,未來機械手的發展方向是更靈活、更精細。尤其在食品工業中,很多生產環節都非常精細,很多食品的硬度、形狀、大小等都不固定,需要人力完成。這就需要機械手有更靈活的操作能力、學習能力、預見能力,突破現有工業機械手的工作能力。
數據顯示,預計未來兩年國內機械手產業將以27%增速上漲,到2021年將達1232.8億元。利用機械手在生產中代替人完成大批量、高質量要求的工作已成成為食品工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現今,我國的機械手行業往更靈活、更智能、更全面的領域發展。未來幾年內,機械手制造業將成為工業領域的戰略性高地。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