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魚一直是我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兩年,國內餐飲業發展迅速,主打魚類餐食的連鎖店不斷擴張,生魚片、酸菜魚、水煮魚、魚片粥等都非常受消費者歡迎。相關的半成品菜也在商超內現身,魚片機迎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鮮魚通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的來源之一。現今,國內消費者對魚類飲食的需求量在不斷增長,例如酸菜魚,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150億元,同比增長41.5%。有機構預計,到2024年,國內酸菜魚產業將突破700億元。不難發現,魚產品的餐飲市場發展潛力很大。
其中,不少魚類菜肴在烹飪前,都需要對魚進行切片。但人工切魚片費時費力,不僅速度跟不上,人工操作也容易產生安全問題。隨著市場對魚片的需求量加大,魚片機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魚片機可加工多種鮮魚,自動化程度高,衛生有保障。
魚片機內裝有多組刀片,鋒利耐用,魚片斜切一次成型。物料入口處裝有刀梳,方便入料。據悉,魚片機每小時能切割鮮魚100Kg左右,利用魚片機切魚片不僅減輕了勞動力,生產效率得以提升。并且相對于人工,魚片機能做到控制切出魚片的薄厚,保障魚片厚度一致,提高了品質的一致性。
近幾年,水產品產業正在不斷轉型升級。未來,精加工將成為水產品的發展方向,鮮魚產業也不例外。各類以鮮魚為原料的冷鮮制品、冷凍制品、半場品菜等不斷出現在市場上,鮮魚產業的加工產業鏈逐漸完善。而魚片機等設備的研發,為行業注入了強勁的技術力量,提升了行業的利潤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魚片機雖然解放了一定的勞動力,但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其連續性、大規模的生產水平還需加強。相關設備制造商需在原先技術的基礎上對機型進行改進,優化設備輸送、出料系統,使其能與其他設備相組合,讓加工產線更加流暢,實現連續性生產。同時,也要加快其他生產技術的研發,例如鮮魚去骨設備、
去皮設備等,進一步促進產業鏈的升級。
為了提升水產品的資源利用率,提高產品附加值,國內水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而魚片機等鮮魚加工設備的研發應用,滿足了消費市場的需求,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伴隨著設備在市場不斷普及,設備制造商也需從實際情況出發,在了解鮮魚生產相關技術的同時,進行自主創新,這樣才能生產出滿足鮮魚生產需求的設備,從而推動整個水產品行業的前進。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