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調味品行業一直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醬油行業是我國調味品行業的優質子行業,規模較大。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制醬的記載,但由于生產力的落后,產品加工程度很低,品種也很少。
改革開放前,我國醬油企業由于歷史原因基礎薄弱,設備落后,大多是手工作坊。改革后,由于該行業投資少、見效快、技術含量低等原因,被許多鄉鎮所看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鄉鎮醬油企業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
但經過幾年的競爭,一些醬油企業紛紛倒閉,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使醬油生產企業的規模較前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并沒有徹底改變我國醬油企業規模小、設備落后的的格局。因此,醬油行業無力進行科技創新,加之國人對醬油的使用功能缺乏充分的認識,早些年中國的醬油市場多以中、低檔醬油為主,高檔醬油銷售不旺,也使醬油企業生產效益不斷滑坡。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醬油行業也有了飛速的發展。我國醬油行業中技術優秀的品牌企業,都在不斷通過新科技、新設備保證產品質量,不斷采用新工藝、新方法創造新產品,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采用高溫超短時蒸料,圓盤制曲技術,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計算機的使用,也使得制曲技術更加科學,成曲質量大大提高;多菌株混合發酵技術的采用,使醬油風味得到較大的改進;爪斗行車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此外,現代社會原材料供應方面可保障富足,現在的醬油生產多以黃豆等糧食作為原料,而不是建國時使用的豆粕等,其生產工藝、產品品質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且由于我國用于醬油生產的添加劑種類多樣,為高質量醬油的生產與產品的多樣化提供了物質保障,徹底打破了早些年醬油品種單一與高檔醬油銷售滯后的格局。
醬油行業作為我國調味品行業的一大產業,產銷量和企業規模在調味品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中國醬油產量為739277噸,同比增長24.6%;2019年1-12月中國醬油產量為6806440噸,同比增長11.6%。總體上,醬油行業已經從過去粗放式產能增長階段逐漸步入產能穩定增長、產品結構升級、行業格局逐漸集中的階段。
筆者認為,中國醬油行業的供需市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企業若想拓寬市場,一定要著力于生產優質的產品。產品質量是企業的靈魂,國內醬油要在傳統發酵的基礎上,朝著營養化、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醬油行業正在走上科技進步之路,企業也應積極開展醬油科研活動,提高醬油的質量,擴大醬油的銷量,進而提高醬油企業的經濟效益,早日讓我國成為真正的醬油生產與出口大國和強國。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