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食用方式多樣,向來也是備受歡迎的食品。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近年來我國蓮藕產業也大力延長產業鏈,并借力現代化生產工藝打造以其花、葉、藕、蓮子等為原料的多元化衍生產品,使蓮藕實現更大程度上的物盡其用,促其產業健康發展。
所謂蓮藕,又被稱為芙蕖,生長于水中。一般來說完整的蓮藕“全身都是寶”,畢竟其所包含的根、莖、葉、花、果實等均可入藥,更有著清熱涼血、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等功效。若根據其根莖葉、果實、花朵等部位的不同,則可將其細分為荷葉、蓮子、藕等,而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既可生食,也能在涼拌、煮制、油炸等加工后食用的多為藕,蓮子則大多可以在甜湯中見到。
眼下我國多地新鮮蓮藕開始陸續上市,也為消費者夏日嘗鮮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不過當前多地新藕價格一度攀升至16元左右每斤,也略有些令人直呼“吃不起”,但就往常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隨著后續蓮藕集中上市期到來,其價格或將回落至正常水平,更好的滿足消費需求。但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來蓮藕產業在市場中加速規模擴張,行情波動下并不利于產業轉型期的穩定發展,因而近年來我國蓮藕產業也著力通過延長產業鏈,并以新技術賦能提升蓮藕附加值。
首先,長期以來蓮藕在產銷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在于保鮮。新鮮蓮藕從水中采收,再經清洗、除雜等處理后,表皮在有氧環境中長時間放置或是長途運輸中很容易變為黑褐色,新鮮度也會大打折扣。針對此情況,近年來蓮藕產業也利用冷庫和真空保鮮技術,對經
清洗機、分切機、
速凍機等加工后的凈藕或是藕片進行真空包裝,以在延長生鮮藕產品貨架期的同時確保更高的新鮮度。
其次,除了基礎性的蓮藕產品外,當下蓮藕產業中還衍生出藕粉、泡藕帶、鹵味藕片零食、蓮子原料供應、蓮子酒、蓮藕方便速食產品等多樣化、多類型的深加工產品,以現代化的生產設備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也成為當下蓮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像是在藕粉絲生產中,磨漿、蒸制、成型、烘干、切絲等環節均已實現機械化,據說生產效率是人工的五倍左右;而藕粉加工中諸如高速剪切膠體磨的應用則使得蓮藕轉變為粉后,更加細膩、純度更高。
與此同時筆者也注意到,近年來無論是成套的現代化藕粉生產線、蓮藕方便面生產線等引入、調試,還是湖北等蓮藕優勢種植區大力推進蓮藕生產企業發展,都將蓮藕產業未來發展指向規模化、自動化、專業化。以高質量產品為基礎促進產業整體發展,這也切實貼合當下農業產業發展路徑。
總的來看,基于市場發展潛力與消費需求增長,我國蓮藕產業也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從較為薄弱的保鮮加工、精深加工等環節入手,著力延伸蓮藕產業鏈條是小蓮藕邁向大產業的轉型發展期的必由之路。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