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桑葉,相必很多人的印象是其可用于養蠶。實際上,看似平平無奇的桑葉還有著較高的食用、藥用價值,近年來小小的桑葉已經成為不少地區撬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并衍生出眾多桑葉類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等。近日,南充市繭絲綢協會就《食用桑葉粉加工技術規程》和《脫水桑葉菜加工技術規程》兩項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將于2021年10月30日前截止。
桑葉,一般多指??浦参锷5母稍锶~,是一味味苦、甘、性寒的中藥,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等功效,在《神農本草經》、《本經逢原》等著作中均有對其的相關記載。當然,其鮮葉確實也是蠶的主要食物,早年間掀起養蠶風潮時,筆者仍記得學校門口當時就有不少售賣桑葉的小販,從而往往固有印象里認為桑葉主要用于此。不過,據了解在不少地方早就有用桑葉入藥或沖泡飲用的記載。
進入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桑葉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清單,以及2002年其正式成為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單,也使其食藥兩用價值更加為人們所知。在此背景下,后來桑葉不僅開始被用于餐食烹制,也使得擁有大片桑園但養蠶事業已然停滯的地區迎來新機遇,引入
茶葉機械制成桑葉茶、以
粉碎設備與食品加工工藝制成桑葉精粉、以干燥設備制成脫水桑葉茶,以及開發出桑類食品添加劑、保健品、化妝品原料等等,為石泉縣、正定縣、淅川縣、南充市等多地鋪開了一條嶄新的桑葉產業發展道路。
但桑葉產業一定意義上來看尚屬“新興產業”,隨著這一產業越做越大,精深加工食品受到人們認可并逐步打開市場,加快形成相應的食品加工標準將更好地保障產品品質,滿足消費市場需求。日前,由南充市繭絲綢協會提出并歸口的《食用桑葉粉加工技術規程》、《脫水桑葉菜加工技術規程》兩項團體標準完成征求意見稿編制,現公開征求意見,可于2021年10月30日前填寫意見反饋表并反饋給南充市繭絲綢協會(1151779346@qq.com)。
其中,《食用桑葉粉加工技術規程》規定了食用桑葉粉加工的術語和定義、加工要求、加工工藝、成品出廠檢驗、標志、標簽、包裝和貯存、記錄等內容。針對食用桑葉粉加工,指明桑葉應經過清洗、瀝水、攤青、殺青、初烘、揉搓、烘干、粉碎、篩分、調配等工序后得到。加工技術方面明確,桑葉殺青時溫度為320 ℃~380 ℃,時間為90 s;初烘時用烘干設備對殺青葉進行烘干,溫度為110 ℃,時間為10 min,后續烘干則是對碎葉片烘干,其溫度為105 ℃~80 ℃,時間為8 min~12 min等等。
《脫水桑葉菜加工技術規程》中則脫水桑葉菜加工的術語和定義、加工要求、加工工藝、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記錄進行規定。就加工環節來看,涉及到桑葉清洗、切分成型、燙漂、冷卻、瀝干、干燥、分檢計量、包裝等環節與相應的加工技術要求。(詳細內容可通過下文附件查看)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