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印發《廣西“十四五”漁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解讀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方向,以樹立大食物觀、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穩產保供為前提,以構建完善現代漁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為途徑,以強化服務監管、行政執法和支撐能力建設為保障,充分發揮政策、區位、資源和市場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做大做強水產養殖業,統籌發展捕撈業,積極發展增殖業,突出發展二三產業,深化發展外向型漁業,構建漁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推進漁業現代化,推動從漁業大區向漁業強區邁進。
二、主要框架和內容
《規劃》系統總結了“十三五”漁業發展主要成效,全面分析產業發展基礎、發展機遇和面臨挑戰,根據漁業發展實際,結合《“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廣西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統籌謀劃“十四五”時期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規劃》包含5章24節,圍繞“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質量興漁、產業融合,生態優先、持續發展,依法治漁、綜合治理”5項基本原則,提出10項任務、7個專欄和5項措施,推進我區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漁業全面振興。
第一章“發展基礎”。主要為回顧我區“十三五”漁業發展成就,分析我區“十四五”時期漁業發展的機遇和面臨挑戰3個方面內容。第二章“總體要求”。包含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3個方面內容。第三章“區域布局”。提出完善現代漁業發展布局,構建水產種業發展布局,優化水產品加工流通布局,明確區域范圍和發展重點。第四章“主要任務”。主要為“確保水產品有效供給、促進水產種業振興、強化漁業科技創新、構建深遠海和近岸協調養殖體系、推進十大園區建設、有序發展海洋捕撈生產、突出發展二三產業、全面深化發展外向型漁業、強化漁業綜合服務能力、完善養殖生產經營體系”10項主要任務,同時設置了7個專欄。第五章“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務保障、完善投入機制、強化人才支撐、實施監督評估”5個方面。
三、突出特點
(一)區域布局。根據廣西漁業資源條件、產業基礎、比較優勢、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不同,提出“一核一帶三區”的現代漁業發展布局,構建“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種業創新中心、種業優勢基地”水產種業發展布局,優化水產品加工流通布局。
(二)主要任務。從確保水產品有效供給、促進水產種業振興、強化漁業科技創新、構建深遠海和近岸協調養殖體系、推進十大園區建設、有序發展海洋捕撈生產、突出發展二三產業、全面深化發展外向型漁業、強化漁業綜合服務能力、完善養殖生產經營體系等方面,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
(三)工程專欄。《規劃》結合任務目標,設置了7項專欄。從主要目標、產業布局、穩產保供、種業振興、智慧漁業、產業融合、風險防控等方面強化產業各個環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