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不斷攀升,涼皮憑借清爽口感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銷美食。然而,涼皮的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2023年,陜西某地曾發生因食用不潔涼皮導致多人食物中毒的事件,經調查,是商家在制作過程中使用了變質原料,且未做好衛生防護,導致微生物大量滋生。為保障消費者健康,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食品生產者,都需從多個方面做好涼皮食品安全工作。
消費者在購買涼皮時,應優先選擇正規商家。以連鎖餐飲品牌的涼皮為例,它們通常有完善的食材采購、加工和儲存體系。比如某涼皮連鎖店,其門店在采購面粉、蔬菜等原料時,會嚴格篩選供應商,要求提供原料的質檢報告,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相比之下,街邊無證攤販的涼皮,原料來源不明,制作環境也難以保證衛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同時,消費者還需要仔細觀察涼皮的外觀和狀態,新鮮的涼皮色澤自然,質地均勻,無異味、無霉斑,若發現涼皮顏色發暗、表面發黏,千萬不要購買。
購買后的涼皮應盡快食用,若不能及時食用,需放在冰箱冷藏保存,但冷藏時間不宜過長,建議不超過24小時。這是因為在常溫下,涼皮很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此外,食用前要仔細檢查涼皮是否變質,若涼皮出現酸味、腐臭味,或配菜如黃瓜、豆芽等有變色、軟爛的情況,切勿食用。食用時,盡量搭配新鮮蔬菜和適量蛋白質,如雞蛋、瘦肉等,既能增加營養,又有助于平衡飲食。
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依賴于生產者的規范操作。食品生產者首先要嚴格挑選原料。以面粉為例,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質量合格的面粉,避免使用過期、發霉的面粉。某知名涼皮生產企業,建立了原料追溯體系,每一批面粉都能追溯到生產廠家和批次,確保原料來源可查。同時,對于蔬菜、調料等輔料,也要保證新鮮、衛生,避免因原料問題影響涼皮質量。
在涼皮制作過程中,生產者要嚴格遵守衛生規范。加工場所應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操作人員需穿戴干凈的工作服、口罩和手套,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涼皮的工具和設備,如蒸籠、刀具等,每次使用前后都要進行清洗和消毒。此外,還要控制加工過程中的溫度和時間,例如蒸制涼皮時,要保證足夠的溫度和時間,確保涼皮熟透,以殺滅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涼皮儲存和運輸環節也至關重要。生產好的涼皮若不能及時銷售,應放在低溫環境下儲存,冷藏溫度控制在0-4℃為宜。運輸過程中,要使用
冷藏車或保溫箱,保證涼皮處于低溫狀態。某大型涼皮配送企業,采用專業的冷鏈運輸設備,從生產車間到銷售門店全程冷鏈,有效保障了涼皮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消費者在享受涼皮美味的同時,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食品生產者則需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標準,規范生產流程,共同為涼皮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