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首市中誠制藥機械廠>>公司動態>>山蘇子根的功效與作用簡介
【拼音名】Shān Sū Zǐ Gēn
【別名】丁黃草、大丁草、蘇木賬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大葉糙蘇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omis maximowiczii Regel[P.umbrosa auct.non Turcz.]
采收和儲藏:初夏及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原形態】大葉糙蘇,多年生草本,高80-100cm。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四棱形,疏生向下的短硬毛。基生葉闊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淺心形,邊緣鋸齒狀或牙齒狀;莖生葉對生;與基生葉同形;葉柄長7-9cm;葉片長9-15cm;寬8-10cm,上部的莖生葉較小,葉柄長2-3cm;葉片上面均被疏短硬毛,下面具中枝較長的星狀柔毛;苞葉近無柄。輪傘花序多花;苞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9-10mm,邊緣被具節緣毛;花萼管狀,長8-10mm,外面脈上具節剛毛,具5齒,具極短的小刺尖;花冠粉紅色,長約2cm,唇形,冠筒外面上部具白色疏柔毛,內面具毛環,上唇外面具節綿毛和中枝特長的星狀絨毛,邊緣具小齒,下唇外面被柔毛,3裂,中裂片較大,闊卵形,側裂片較小,卵形;雄蕊4,二強,前對較長,后對基部齒短距狀附屬物,花絲上部具長毛,花藥2室;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單一,柱頭2裂。小堅果卵狀三棱形,先端被短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林緣或河岸。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遼寧及河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瘡癤;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L:煎湯,10-2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食品機械設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